top of page
BD0A2376-FDEE-4E47-B0CA-7CB4B5CECC54.jpeg

5月 當求別人的益處

Missionary Lee




❤️「無論何人,不要求自己的益處,乃要求別人的益處。」《哥林多前書》10章24節

 

🌱在宣教工場多年,總會面對不同國籍的對象,那種跨文化的相處與交流可謂是極大的挑戰!基於我和家人是透過國際差會進入日本國宣教,而我們服事的對象是日本人,因此,我為著能在香港這大都會成長而感恩。畢竟在香港生活、工作經常都會遇到外國人,也學會以比較廣闊的視野及持巧去與他國國民接觸。

 

近年在人際相處的領域,常聽到「換位思考」這個詞語。其實,它不僅是一種思考方式,更是一種生活態度。要站在他人的立場,理解他人的情感和需求,從而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。話說回來,宣教士離開工場其中一個最大的原因就是「人際關係問題」!


不同國籍的同工,有同一信仰卻有不同文化背景,演繹的相處之道自有不同。比如,跟日本人相處,永遠不可以直接表達個人的意見,總是要轉彎抹角,讓對方不會感受到傷害,而又能安然接受你所要表達的。相反,面對德國人,請不要轉彎抹角,要實話實說。

 

在宣教工場要應用「換位思考」殊不容易,因為不明白對方的文化背景而茂然作「換位思考」,可能會「換位」不成反成拙!這讓我想到聖經的教導~「不要求自己的益處,乃要求別人的益處。」是的,我們要常常尋求別人能「在主裏」得益處,而不是單求別人的益處。不然,會好心做壞事,或被別人利用。


作為主的門徒,面對被罪染污了的世界,我們真的要靈巧像蛇,但面對偉大的三一神,我們就要純良像鴿子了!

 

(✒️作者 : 香港宣教士李世樂,與家人在日本國宣教了15年,喜愛音樂,也正在學習日本國的民謠和詩吟。)


12 views0 comments

Recent Posts

See All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